推广 热搜:
图片报道
 中塑在线:请您介绍一下企业的基本情况。公司近几年的发展有什么比较突出的成果?

拓斯达:拓斯达于2007年在东莞成立,产品由注塑周边装备逐步扩宽至注塑机、五轴数控机床以及机器人等智能装备领域,于2017年成功登陆创业板。进入制造业近20年,我们始终扎根于智能制造行业一线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能整厂解决方案。公司也陆续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绿色工厂、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领域工业机器人产业链“链主”企业等称号。目前我们触达客户超过20万家,服务客户超过15000家。

突出成果:首先是工业机器人,2024年推出的9款产品已经在3C领域和注塑领域找到了“根据地”。

其次是注塑板块,电动注塑机性能在精密连接器、医疗穿刺器、车灯透镜三大高精密领域的客户现场取得验证,标志着我们在设备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。

作为注塑机“黄金搭档“之一的模温机,经过研发团队对软件技术的攻关,让第四代模温机能够像“无人驾驶”一样智能控温,±0.1℃的控温精度使得模温机可满足客户在航空航天、电子、电器、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的精密产品生产需求。

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,拓斯达也在积极拥抱具身智能时代。拓斯达与国创工软合作,基于欧拉操作系统,开发了IT与OT技术深度融合的新一代X5机器人控制平台,并逐步迭代至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。这个平台在智能与具身结合过程中起到类似“小脑及脊椎”的联接作用,是实现具身智能的核心部件,为人工智能技术与物理世界的结合提供了关键支持。

中塑在线:请您介绍一下公司的明星产品,具有怎样的优势?可以解决客户的哪些痛点?伴随着这些明星产品在医疗、汽车等领域的普遍应用,是否给贵司带来了发展契机,请举例说明。

拓斯达:1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突破:公司与国内AI大模型公司合作研发了新一代智能机器人运动控制平台,该平台在具身智能中扮演“小脑及脊椎”角色,通过云端算力提升机器人执行效率,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链条国产化。

2、五轴数控机床:自主研发比例提升,核心零部件(如转台、摇摆头、主轴)均实现自主可控,关键技术包括高刚性主轴技术、齿轮驱动转台技术等,控股子公司埃弗米在五轴机床领域的技术整合将助力国产替代加速。

3、工业机器人底层技术:控制器、伺服驱动、视觉系统等核心部件实现自主研发,六轴机器人、SCARA机器人等产品覆盖3C、玩具、汽配等行业。

4、全电动注塑机具有短周期、低能耗、高精度的特点,适用于医疗、3C等对洁净度要求高的行业。去年还在精密连接器、医疗穿刺器、车灯透镜三大高精密领域的客户现场取得验证,标志着我们在设备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。拓斯达通过定制化方案和工艺优化,已在海外市场获得认可,未来有望替代进口设备。

中塑在线: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,公司在智能装备国产替代和绿色制造方面如何响应政策导向?

拓斯达:面对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,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导向,以电动注塑机为例,在智能装备国产替代和绿色制造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:

智能化升级:我们的电动注塑机作为三大核心产品之一,不仅实现了短周期、低能耗、高精密的生产特点。通过自研的控制系统,实现一体化控制,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。

绿色制造:电动注塑机的研发投入,积极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实现制造业的减排增效,努力为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,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。

中塑在线近年来AI数智化浪潮愈加澎湃,贵司又将怎样紧握这一发展风口,从而赋能产品创新?未来将聚焦在哪些领域,有哪些研发进军计划?

拓斯达:在持续打磨注塑机、数控机床、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装备的同时,拓斯达持续探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。去年11月,拓斯达与落户宝安的华为(深圳)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签约合作备忘录,深化底层控制、AI工业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技术合作。近期联合智谱成立新公司,整合拓斯达的机器人制造与工业场景经验、智谱的大模型算法优势,推动机器人从“能干活”向“会干活”进化。

中塑在线贵司多年来在行业内收获了广泛赞誉,您认为这得益于何种企业文化或者发展理念?

拓斯达:拓斯达的使命是让工业制造更美好。这一使命不仅体现在产品研发中,更贯穿于对行业痛点的深度洞察与价值共创中。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“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群体奋斗 群体成功”。以客户为中心——基于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分析,拓斯达提供【产品+服务】的整体解决方案,涵盖数控机床、注塑机、机器人等多领域,确保每一位客户的需求都能得到精准满足。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始于客户需求,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。

 
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